今年8月2日,黄河三门峡医院康复科在护理部、肿瘤内科和B超室的密切配合下,成功完成了我市首例“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为一位91岁、长年住院的患者解决了因反复穿刺输液困难的大问题。至今,该技术在黄河医院开展了4个多月,成功地为60余例患者进行了置管。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置入PICC导管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PICC置入技术,也是PICC置入技术的金标准。这项技术使操作者很清楚地观察到患者的血管状态,可以避开血管内的分支、静脉瓣等,具有定位准确、损伤小、导管—血管密闭性高等优势,提高了PICC置管的成功率,对血管条件差的病人尤其具有优势,使用该项技术,可以使穿刺部位上移至患者肘窝以上,患者的屈肘等活动不受限,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的肿瘤科护士长,看到那些由于住院时间长、年纪大和长时间反复穿刺导致的外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每天的输液扎针成为一个棘手的难题,尽管每次都安排科室年资最长的护士来扎针,也避免不了老人要遭受皮肉之苦,心里非常难受。
今年上半年,医院护理部选派静疗小组成员、资深护理人员到省肿瘤医院学习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质,回院就在肿瘤科、神经内科、康复科、中医科进行推广应用。8月2日,成功为91岁的患者完成了“超声引导的PICC置管术”,为此后开展此项技术提供一定的实践支持。目前,已在全院常规开展,得到了患者一致好评。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的PICC置管技术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再一次印证了该院以“病人为中心,处处为病人着想”的优质服务理念和技术水平。 (赵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