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贫寒,3岁丧父,15岁失去右臂,不幸和磨难一次次降临在他身上;行医17载,兢兢业业, 获得全国“最美乡村医生·最受关注乡村医生”荣誉称号,他乐观坚强、敬业奉献的经历和精神感动 了无数人。他就是三门峡市陕州区宫前乡韩川村卫生室医生马云飞。
溪水潺潺,山花烂漫,初夏的韩川村绿意盎然,马云飞像往常一样忙碌着,来求诊的村民来了又 走,马云飞忙得半天也喝不上一口水,接诊、开方、取药、打针、输液……全要靠他仅有的左臂完成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村里就我一个医生,帮他们解除病痛是我的义务!”马云飞笑着说。
马云飞正在询问患者病情
马云飞今年44岁,宫前乡黑山沟村人,15岁时,他在打麦子时不幸被脱粒机绞断整个右臂,当时 没有车,村民们用小担架扛着他翻山越岭赶到三门峡市区的医院,才保住了他的命。这件事马云飞始 终没有忘记,而山里人看病难的事实使得他愈发想学医。1998年,马云飞下定决心,并自费到郑州学 习中医,2000年回到家乡黑山沟村开办了诊所。
由于缺乏人手,乡村医生不仅要会看病,还要给病人抓药、打针、输液,这对仅有一只手的马云 飞来说挑战不小。据他回忆,刚开始练习扎针时,他把用过的输液器最前端细管放在腿上当血管,盖 一层卫生纸当皮肤练习扎针。针扎不好就扎到腿上,为此他的腿没少“负伤”。长时间的练习使他的 扎针水平不断提高,如今他单手为小孩扎针也非常熟练。2007年,马云飞自学取得了国家执业医师资 格证,成为当时陕县(现陕州区)极少数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2008年,他又来到韩川村行 医,但村民起初并不相信他这个独臂医生,“两只胳膊的人都未必能看好病,这一只胳膊的医生能行 吗?”直到有一天,山对面的一位村民高烧不退,马云飞跑了十几里山路来到病人家中看病,两天后 ,病人就好了,且只花了很少的钱。马云飞良好的医术和医德打动了村民,他们越来越信任他了。
“马医生虽然只有一只手臂,却一点都不耽误给我们看病,对待老年人又特别耐心、和善,真是 个好医生啊!”72岁的韩川村村民薛桃花正在卫生室里输液,她几年前患上高血压和轻微脑梗,便成 了马云飞诊所的“常客”,她提起马云飞就赞不绝口,“他的医术一点不比城里的医生差,在他这里 看病、买药和输液都比城里便宜,我们很安心!”
马云飞给患者输液
“村里人看病,讲究的是少花钱、看好病,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乡亲的信任。”翻看 马云飞的处方单,几乎没有超过30元的单子,一盒药能拆开就拆开,一种药能治好的病就不开两种, 他还潜心配制了便宜的止咳贴剂,中药外用治愈了原本要输液才能见效的病症。
几年前,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马云飞的妻子独自到三门峡市区租房打工、照顾儿子上学 。“我也放心不下他们娘俩,曾到市区开过一段时间诊所,但我心里始终放心不下山里的乡亲。”马 云飞说,“当我回村时,有村里老人拉着我说‘你可算回来了’,我就再也不打算离开了。村里有个 医生在,村民就有依靠、有底气,待在这里,我心里也踏实!”也是自那时起,韩川村人彻底把马云 飞当成了亲人,大家自觉排队安排照顾他的一日三餐,马云飞和村民们的感情愈发深厚。
2012年,在央视举办的“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公益活动中,身残志坚、淡泊名利、扎根山村服务 群众的马云飞感动了无数网友,获评“最美乡村医生·最受关注乡村医生”荣誉称号,并和全国其他 17名村医代表一起,在北京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亲切接见。一时间 ,各级媒体记者纷至沓来,社会爱心团体和很多城市医疗机构向他伸出援手,捐钱捐物,马云飞对他 们充满感激,但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最初的信念。如今,他的诊室修葺一新,还新添了不少医疗器械, 村民们来看病更加方便了,而马云飞一如往昔坚守在这里,默默守护着大山深处群众的平安健康。
马云飞从不因自己失去右臂就放弃追求人生的勇气。他不仅练就了单手看诊、抓药、打针、输液 的娴熟技能,还从2010年起陆续为800多名村民书写了工工整整的健康档案;以前交通不便时,半夜 出诊也是家常便饭,马云飞和他的病人们都没有把他手臂的“特殊情况”当回事儿;业余时间,他还 喜欢写作,并能熟练使用电脑打字,把行医心得、人生感悟转化成文字,经常在报纸杂志及网络上发 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马云飞还喜欢利用微信、QQ等社交平台传播健康知识、发布合作医疗信息 。
“失去手臂确实不幸,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麻烦,但时间久了,也就习以为常了,只要有信心 、有梦想,并且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做,残疾人和普通人也没什么不同,依然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马云飞微笑着说。(文/图 刘晨宁 任新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