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落水溺亡,法院公正决判,发生意外掉水后,怎么急救

2017-11-28 18:59:57来源:何姐养生网

今年4月下旬,16岁男孩小张在水库游玩时不幸溺亡。事发后,小张父母将水库管理方以及与小张结伴到水库游玩的8名同伴起诉至法院,要求承担赔偿责任。

4月23日午后,家住富顺县永年镇的16岁孩小张与同学小刘以及另外多名伙伴,共9人,相互邀约至当地一座水库游玩。抵达后,小张见水边有一艘停靠着的木船,遂提议将其推入水中划行。

第一次推船入水,多名孩子在船上一边划船一边嬉戏打闹;第二次推船入水,船内开始进水,由于距离岸边较远,多人相继跳入水中并相互救助至岸上。可惜,小张在该过程中不幸溺水身亡。

办案法官介绍,9名小孩里,年龄最小的6岁,其他8人年龄在12至16岁不等。事发后,作为当事孩子的家长们,有家长主动送去慰问金,有家长担心事情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也有家长认为可以赔偿,但经济条件不好,无法赔。

无奈之下,小张的父母于事发后第四天,一纸诉状将事发当天与儿子同游的8人和水库管理单位告上了法庭。

小张的父母认为,水库周边未设置任何警示标志,且管理方未对库区船只进行有效管理,造成存在安全隐患的船只被轻易划走;与此同时,小刘等同游伙伴在水中嬉闹的行为加重了危险的发生。因此,水库管理单位和小刘等同伴应当对小张溺水死亡的后果承担共同赔偿责任。你们觉得该不该赔呢?

法院审理最后判决,水库管理单位承担15%的赔偿责任,参与划船的5名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各承担3%的赔偿责任。

现在小孩子皮,时常不听大人话,就会偷偷去河边玩,那落水后急救措施有哪些呢?

首先溺水是指被水淹没导致原发性呼吸系统损伤的过程。 其主要致死机制是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酸中毒。

临床根据溺水者是否有液体进入肺内而分为干性淹溺和湿性淹溺。

干性淹溺 是指喉头痉挛,呼吸道梗阻,造成窒息死亡。当喉头痉挛时,可引起心脏反射性地停搏,也可因窒息、心肌缺氧而致心脏停搏 。此类患者肺内无水或仅有少量水。大部分溺水者属于干性溺水或少量肺部进水者。

救上来清醒,有呼吸有脉搏,救治措施:呼叫120,陪伴,保暖,等待救援人员或送医院观察。 (干性淹溺,肺内无水或少量水)

救上来昏迷,呼叫无反应,有呼吸有脉搏:呼叫120,清理口鼻异物,稳定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密切观察呼吸脉搏情况,必要时心肺复苏。(溺水时间短,干性淹溺,肺内无水或少量水)

湿性淹溺 人淹没于水中,本能地引起反应性屏气,避免水进入呼吸道。由于缺氧,不能坚持屏气而被迫深呼吸,从而使大量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及肺内分流增加,引起全身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研究表明,只有少数溺水死亡者(15%)肺部吸入多于22 ml/kg的水。

昏迷,无呼吸有脉搏:患者可能喉痉挛,无呼吸,脉搏微弱濒临停止,此时仅仅给予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脉搏心跳即可迅速增强。恢复呼吸后,可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溺水时间短,大多为干性淹溺,肺内无水或少量水。少数为湿性淹溺)

昏迷,无呼吸无脉搏,这就是心脏骤停,需进行心肺复苏:立刻清理口鼻异物,开放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胸外按压(Compression),A-B-C心肺复苏急救顺序。必须还要记得同时呼叫120,并持续复苏至患者呼吸脉搏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

阅读全文
    相关标签:
阅读(0) 编辑:何果果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的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其它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smxtougao@163.com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更多 >>
今日热点